背景
当前位置:首页 > 小吃动态 > 煮糖水喝 | 老顾懂

煮糖水喝 | 老顾懂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11-12 00:27:26


打小喜甜的我自从用银行积分换了个养生壶后,便开始琢磨煮糖水,进而成了一种生活乐趣。


养生壶应该是从电热水壶和煮药壶中获取的灵感,每种烹煮模式都是一键式。加上水,不必去管,灯亮开火,灯灭煮成。


点击观看视频 


1


第一个“祭壶”的是酸梅汤,民国时,酸梅汤在中国饮料界的地位堪比可乐,那个年代的酸梅汤都是秘方熬制,味道清醇爽口,绝无杂味,口感清凉酸甜。



熬得的酸梅汤盛在硕大的脸盆里,琥珀色的浓稠汤汁中飘着一整块冰。越醇的酸梅汤,冰块融化的速度越慢。因为有冰块镇着,不能大口牛饮,只能小口抿。大热天来这么一杯,冰凉的酸甜沁满口腔,咂咂嘴还有回味儿,让人兴奋中带着点陶陶然。



说来也巧,去年从天津得了个酸梅汤的配方,十几二十种干果,拿纱布袋一装,加满水,一个钟头后,一壶酸甜可口的酸梅汤就呈现在眼前了。那味道竟和小时候的无异,放在微店买了一阵子,也是大受好评。


大郎喝了病全好了


2

 

和酸梅汤一样在北方地区广受欢迎的还有小吊梨汤。记得头一回喝小吊梨汤是在北京,那家餐厅的名字就叫“小吊梨汤”。梨汤盛在铜制的壶吊里,汤色金黄,喝起来稠滑如丝,浓浓的梨味沁人心脾,清爽的不得了。


 

自己煮小吊梨汤也不难,拿一大朵银耳,凉水泡发过夜,摘去根蒂;雪梨切块,连梨芯一起入锅,再加话梅数枚,枸杞一把,冰糖若干,注满冷水。养生壶调到煮汤模式,两小时后,滤掉食材,只留汤汁,一锅小吊梨汤就可以喝了。



3

 

去年去了趟西安,被回民街的八宝稀饭惊艳到,回来就琢磨怎么能自己煮。和超市里的罐装八宝粥有很大区别,八宝稀饭花香夹杂果香,软糯和脆硬并存,形成立体的口感。做起来相对复杂一些。先取糯米、血糯米、薏米、鸡头米和莲子,淘洗干净后,加凉水泡一晚,记得要放冰箱,否则第二天就酸了。

 

泡发一夜的食材倒入养生壶,注满水,开煮粥模式。煮的过程中要不时搅拌,因为食材粘稠,容易糊底。随后准备红枣(去核切成四瓣)、花生、玫瑰花酱、醪糟、冰糖,以及瓜子、葡萄干和山楂片。


 

待煮粥模式完毕后,水位下降至原先的三分之二处。此时加入冰糖,红枣,花生,挖两大勺玫瑰花酱进去、再加入带汤的醪糟,把水位添加到原先的位置。开煮汤模式,再熬15分钟就可以盛出来,淋一小杯白兰地搅拌均匀。吃的时候撒上葡萄干,瓜子仁和掰的细碎的山楂片进去,浓浓陕味的八宝稀饭就大功告成了。



4

 

最后一个甜汤是从香港的甜品店里学来的,就是大名鼎鼎的薏米白果腐竹糖水。白果口感绵软,煮化了的腐竹丝般顺滑。且白果可以润肺降燥,经常食用可以扩张微血管,促进血液循环,使人肌肤红润,精神焕发。而汤里的薏米是祛湿利器,对湿热体质的人来说再好不过。


 

网上找了一些帖子,呈现的都是澄清的糖水和整段腐竹的甜汤形式。和在香港吃到的完全两码子事。于是,不得不再次发扬瞎琢磨的精神。

 

薏米淘洗干净,冷水泡一宿,腐竹掰成一小截一小截,也是冷水浸泡过夜。白果去壳去皮,对半切开,去除极苦的芯子。三种食材一起入锅,加水,再投一大块黄冰糖。养生壶调至煮汤模式。两小时后,加水,再次重启煮汤模式,直到汤色呈现出豆浆色。自制的腐竹糖水,薏米烂到开花,白果入口即化,腐竹基本融化在汤里。虽然耗时,但好喝程度绝不是一般糖水店能比的。


 

西方人吃完饭都会来点甜品,甜食能促进胃酸分泌,帮助消化,并且甜的东西能促进分泌多巴胺,让人身心愉悦。自从有了养生壶,我就在发胖的道路上日拱一卒了。

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END

屋顶菜园|戳


友情链接